台灣日本旅行團代購論壇

標題: 20亿打水漂?全球最大保健品公司破产祸及这家A股 背后或是局?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0-8-27 16:23
標題: 20亿打水漂?全球最大保健品公司破产祸及这家A股 背后或是局?
  导读:“自打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一口吻上五楼,不吃力儿……”

对付很多80后、90厥后说,这句告白词可以说是童年的团体回想,一同记着的另有暗地里响铛铛的“哈药团体”。

没想到近日,这家老牌药企再次走进公家视线,倒是由于一笔糟的投资。

近日,全世界最知名的保健品零售商GNC(健安喜)母公司GNC Holdings,Inc。近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停业法院提交美国停业法第11章项下的重整申请,经由过程两个方案来举行资产欠债重组,两个方案包含自力重整规划及出售规划,此中以7.6亿美元售出GNC总体营业已与哈药团体有限公司(系哈药股分的控股公司)告竣开端原则性意向,并获得GNC及大都担保的债权人的支撑。

自力重整规划与出售规划两套方案将同步推动,最闭幕果仍待法院审理。GNC预期将终极确认采纳此中一项方案,有望于2020年秋天完成第11章债务重整步伐。

GNC通知布告指出公司的停业申请获得了大大都有担保债权人、哈药团体(为GNC最大股东哈药股分的控股股东)和其最大供货商兼合股火伴IVC(International Vitamin Corporation)的支撑。部分债权人向GNC供给了总计1.3亿美元的分外活动资金,以支撑其财政重组规划。

这家具有85年汗青的维生素和炊事弥补剂公司背负了近10亿美元的债务,在疫情爆美白牙齒方法,发以前实在体店的贩卖额一向在降低。不外GNC本身说,因为Covid-19大风行对公司营业造成“紧张的负面影响”。

GNC称其及其所有子公司仍连结业务,同时估计将封闭最少800至1200家商铺。这一决议计划,更波及GNC暗地里来自中国的大金主,哈药团体。

保健品巨擘的下坡路“范本”

GNC总部位于其发财的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主营康健和保健产物,包含维生素、矿物资和草药补品、活动养分产物和减肥产物。

1935年,David Shakarian在匹兹堡市中间开设了一家小型保健食物商铺Lackzoom,他在第一天就赚了35美元,而且可以或许在六个月内开设第二家商铺。尔后买卖越做越大,并起头了全世界邮购营业,在天下范畴内输送保健食物、维生素和处方药。其大范围扩大始于1960年月。Shakarian说,体育活动、对抽烟的发急和不竭增加的购物中间使他得到了在贸易上的乐成。1960年月,改名为General Nutrition Centers.1980年月,GNC在纽约证券买卖所上市。

在开创人去世后,GNC曾遭受了私有化、再上市,在多家本钱手中腾挪。直到2018年,一家来自中国的医药企业花了快要3亿美元收购其40%股分。但因为贩卖大幅下滑,2019年6月,GNC颁布发表规划封闭多达900家商铺,大幅减少位于购物中间店肆。在2019年的前六个月中,公司记实显示192个地址已封闭。

GNC董事长兼首席履行官Ken Martindale说,如今看购物中间今朝的人流趋向,“极可能终极将靠近咱们最初的优化估算的上限。”他暗示,GNC在美国约4100个门店中,有61%位于街道中间,28%位于购物中间。

但因为关店带来的影响,据其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4.726亿美元,2019年一季度收入为5.648亿美元,同比下滑16.3%;2020一季度净吃亏2.001亿美元。毛利润为1.36亿美元,同比降低 32.7%。

延续下滑的事迹、债台高筑,让曾的保健品巨擘市值紧张缩水,2013年12月,GNC股价为56美元/股,随后一起下滑至今朝的0.664美元/股。

中国“金主”

疫情以前一些已朝不保夕的大型实体零售商,苦苦挣扎后纷繁倒在了新冠大风行之下。申请停业其实不必定象征着一家公司会倒闭。很多人但愿经由过程停业来减轻债务和其他包袱,同时封闭无利可图的营业,以期变得愈来愈精简和壮大。汗青上也有一些公司经由过程这条路径赢利飛梭雷射,,如斯前的通用汽车和一些航空公司。

虽然如斯,申请停业的品牌愈来愈多,包含健身房品牌Golds Gym,颁布发表临时封闭了其700家全世界健身房中的大部门。汽车租赁巨擘赫兹 (HTZ)于5月22日申请停业,因在停业前和起头辞退数千名员工一个月后向其高管付出数百万美元的奖金而遭到批判。具有118年汗青久长的百货公司JCPenney于5月15日申请停业。打扮品牌J。 Crew Group、豪侈品零售商Neiman Marcus也在5月申请了停业庇护。

与上述零售商品牌分歧的是,这次停业的GNC遭到国人存眷度要更高一些,不止是由于不少消费者都曾有过代购他们家保健品的履历,更因为其暗地里的中国金主“爸爸”。

从2018年起头,哈药团体先后三次、统共花了2.99亿美元认购投资GNC刊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转股完成后,哈药股分持有GNC 40.1%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6月21日晚间,哈药团体通知布告称,近期公司收到GNC事迹下滑及债务延期等环境通知,这次投资已造成11.65亿元丧失。

对付这次GNC停业,哈药股分通知布告称其对GNC的优先股投资按照协定和持有目标,投资本钱共计2,048,661,920元人民币。2018年、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应收股利别离为 6,443,782.22元人民币、130,436,493.01元人民币和34,534,105.86元人民币,上述应收股利可能存在部门或全数没法收回的危害。

因为GNC在2020年第一季度事迹下滑且后续可能呈现延续下滑,和可能面对的债务压力,基于上述环境,哈药可能面对投资本钱和应收股利部门或全数没法收回的危害。

也就是说,哈药这场跨境投资,可能会是以全数“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中资竞购保健品执念

可能对付中国老苍生喜好保健品的信念,不止哈药,中国企业对付保健品的执念颇深。

2016年10月,上海医药通知布告称,其结合春华本钱并购澳洲保健品企业Vitaco买卖获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核准,拟以现金1.88亿澳元(约合人民币9.38亿元)收购 Vitaco 60%股权;春华本钱以现金约1.2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25亿元)收购Vitaco 40%股权。二者总计出资约人民币15.65亿元。

在跨境并购火热的前几年,中资企业反复脱手收购外资保健品公司,如合生元、新但愿等收购澳洲企业。Vitaco是上海医药继2015年竞购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失败后,又一次出击海外市场。

上药收购Vitaco是为了进入保健操行业,此前上药团体没有此项营业。对付这次收购,董麟琼诠释:“一是Vitaco在新西兰、澳洲有很大市场,对付上药借船出海会有很大帮忙;二是上药大康健的营业才刚起头,收购后有益于进军大康健。”

并购的感动来自于,一是在保健品市场中,美、澳保健品的知名度、体量在全世界市场中最高;二也是由于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空间和盈利,据Frost & Sullivan展望,2020年海内养分康健品市场将到达10780亿元,以13.8%复合增加率增加。

但中国保健品持久处于“一老一小”市场,加上质量及信用担心,始终未能成长起来。反观泰西国度,保健品从0岁到灭亡,时刻陪伴公家发展。是以,收购境外品牌,成为中国企业的首选。

2015年9月,合生元以76.67亿港币收购澳大利亚维他命企业Swisse 83%股权;2016年8月,新但愿团体旗下草根知本全资收购澳洲保健品企业Australia NaturalCare。也有像汤成倍健和NBTY建立合股公司配合开辟中国市场等方法。

另外一方面,境外保健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靠度逐年晋升。如Blackmores在2016财年的收入为7.17亿澳元,对中国市场依靠度为 35%;合生元旗下品牌Swisse,2015年阿里巴巴平台上贩卖额到达 7.1亿元,依靠度为 40%。

是以,外洋的保健品公司也不竭追求与中国企业的互助。外洋保健操行业已很是成熟,出格是澳洲和美国,增加安稳,公司估值和股东回报率不会很高。但中国事最大的保健品市场,不少外洋企业想与中国市场搭上瓜葛,最大的可能性和最慎密的计谋互助,来自于股权上的连系。

对付哈药脱手GNC,暗地里另有本钱推手中信本钱的深度介入。

2018年2月,哈药股分通知布告称,收到《中信本钱股权投资(天津)股分有限公司关于要约收购哈药团体股分有限公司股分事宜的希望环境阐明》,哈尔滨市国资委、中信冰岛、华平冰岛、哈尔滨国企重组办理参谋有限公司和哈药团体与中信本钱医药签订《关于哈药团体有限公司之增资协定》。

按照上述协定商定,中信本钱医药对哈药团体施行增资并认购哈药团体新增注册本钱 15 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信本钱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三家企业(中信冰岛、华平冰岛、中信本钱医药)合计持有哈药团体 60.86%的股权,哈尔滨市国资委持有哈药团体的股权降低为 32.02%,中信本钱控股将成为哈药团体的间接控股股东。哈药团体的现实节制人将由哈尔滨市国资委变动为中信本钱控股。

因为哈药团体为哈药股分的控股股东,持有哈药股分已刊行股分的 46.00%,本次增资完成后,中信本钱控股经由过程哈药团体间接具有的权柄将跨越哈药股分已刊行股分的 30%。

尔后因为2018 年 5 月 16 日,国务院国资委、财务部、证监会结合印发《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视办理法子》(第 36 呼吁),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视办理举行有用规范。哈药团体增资扩股终止,中信本钱终止周全要约收购。

尔后中信本钱SEO排名,转换计谋,后按照哈药团体通知布告,其股权布局详细为:哈尔滨市国资委持股38.25%;中信本钱冰岛投资、华平冰岛投资、黑龙江中信本钱医药财产股权投资别离持股19.125%、18.7%、0.425%,中信系合计占股38.25%,与哈尔滨国资委持股不异。

2018年,中信本钱为哈药团体引进美国知名保健品企业——GNC,为人所熟知的“安利”,恰是GNC旗下直销品牌。那时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哈药团体,但愿经由过程投资GNC来充分本身的产物线。当时,GNC持续20年被评比为美国第一的养分品专业零售品牌,要汗青有汗青、要品牌有品牌、要产物有产物,几近是哈药团体“完善”的投资工具。

截至2018年,GNC在全世界50多个国度和地域的零售实体约8800家,供给1500种以上的康健产物。而哈药团体向GNC付出了1亿美元后,即得到同等于转股后的40.1%的股权,而且获得了GNC在华营业的独家推行、分销等一系列权力。

2018年,对付GNC和哈药团体来讲,是“完善”的一年,一方获得了想要的资金,另外一方则获得了等待已久的股权。但问题,一样暗藏在“完善”当中。

数据显示,GNC的“盈亏”极其诡异。2016年GNC吃亏2.852亿美元,2017年吃亏1.503亿美元,但惟独买卖的2018年实现红利收入0.698亿美元,尔后2019年GNC再次吃亏0.351亿美元。

而哈药团体在厥后的优先股买卖中继续充任了“冤大头”的脚色。据悉,买卖前GNC每股代价不外4.62美元,但哈药团体耗资近3亿美元认购GNC的可转换优先股,转股代价为5.35美元,妥妥的溢价收购。

就连上交所都告急发出询问函,请求哈药团体阐明为甚么要斥巨资收购一家吃亏的海外企业。但“荷包子”其实不富饶的哈药团体,挥动着美元回应称,GNC可以丰硕公司产物线,并带来协同效应。

但是,钱是花出去了,哈药团体却没有获得响应的收益,反而更像“一棵韭菜”。数据显示,哈药2019年营收中,保健品占比仅为1.37%,比2017年另有降低。

换言之,哈药团体投资今后毫无结果,根基可以归类为“投资失败”。

据期间周报,直女财经首席阐发师万雯琦暗示,哈药团体自己这几年保健品营业成长迟钝,药品红利空间收窄,收购GNC这个国际知名保健品牌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信息差。

海内企业可能不领会海外企业的真实运营状态。GNC在2011年举行举债回购股票后,没有充沛的现金流举行告白鼓吹和电商扩大,存在紧张的高欠债和弱增加。以是哈药至关于本身揽了一篮子债务。其等待的协同效应看不见,现在就连投资的固定收益均可能收不到。

当下,“20亿元吊水漂”,明显已经是哈药团体投资者的预期以内。

有投资者认为,明晓得吃亏也要强行收购,暗地里必定有公司运营之外的缘由,要查一查哈药为甚么要搀和一家事迹如斯之差的美国企业?

哈药的其他贫苦

除在投资上碰到的贫苦事,哈药股分主营营业也呈现了红利能力不竭降低的环境。

曩昔三年间,哈药股分的总收入盘桓在100~120亿元的区间,2017年~2019年别离为120.18亿元、108.14亿元、118.2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别离为2.90亿元、2.44亿元、-0.12亿元。

造成哈药股分净利润一起下滑乃至吃亏的直接缘由,是产物受政策等打击。其产物线涵盖打针用丹参(冻干)、打针用双黄连(冻干)等中药打针剂,和前列地尔打针液等辅助用药。在医保控费布景下,这种产物或遭点窜阐明书,或调出医保目次,抑或进入重点药品监控目次等政策上的限定。按照哈药股分2019年财报,公司重要产物产销量几近全线降低。

在既有产物贩卖下滑环境下,哈药股分贩卖用度不降反升。2019年贩卖用度达8.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03%。即便如斯,也难以挽回产物贩卖下滑颓势。

在仿造药范畴,哈药股分只有寥寥几款产物经由过程了一致性评价。@国%nKX8k%度对经%OQJQ2%由%OQJQ2%过%OQJQ2%程@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招投标、医保付出等方面赐与政策歪斜,有助于仿造药竞争款式的优化,没法经由过程一致性评价的产物将难以得到市场准入,低质量仿造药企业产物储蓄或将进一步减弱。

现实上,在创造“盖中盖”的营销神话后,哈药股分持久以来就采纳了“重贩卖”、“轻研发”的成长计谋,其实不合适一家“典范”医药股的特性。一般而言,研发投入是医药公司将来收入的驱动。哈药股分2019年研发投入1.2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仅为1.15%,远低于行业均匀程度。

因为新药研发有投资周期长,不肯定性较大的特色,哈药股分为连结业务收入不乱,采纳了加大贩卖投入计谋,但只能是短时间“权宜之计”,而不是“治本之策”。

别的,哈药股分人事变更频仍。2019年3月以来,已前后有公司董事长、总司理和五位副总司理提出告退。这也为公司办理留下一些隐患。




歡迎光臨 台灣日本旅行團代購論壇 (https://hungs104.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